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让体育课更完备、更有趣、更有效

[发表时间]:2015-03-16     [浏览次数]:
 开足上好,坚守体育课堂主要阵地

  上海开展高中体育“俱乐部”式教学试点,着眼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与特长。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目标,选择17所高中的20个体育运动项目开展俱乐部式教学,体育课不再按固定班级授课,而是根据学生兴趣和专项重新编排,实行小班化教学,并依据专项技能水平分层教学。目前,全市已形成由体育课、体育活动课、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高水平运动队等构成的完整体育课程模式。

  山西临汾落实国家体育课时规定、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求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对于不安排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一节体育锻炼活动课,保证每天有一节体育课或者活动课。如遇体育教师外出教研等原因,个别班级当天没有体育课,则安排学生午间体育锻炼活动一次,开展游戏、球类等多种形式群体性活动。

  建立多样化、可选择的体育课程体系。北京十一中学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运动水平的差异需求,落实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着眼构建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体系。目前已开设田径、篮球、足球、击剑、马术、滑雪等28个类别的课程模块。四川简阳中学综合考虑学生的爱好特长、体育教师专业特长和学校场地设施保障等实际情况,开设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田径各专项、跆拳道、武术、体育舞蹈等选修课程,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和形式,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体现特色,完善体育校本课程体系

  内蒙古推动民族传统竞技体育进课堂、进教材。在校本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中广泛吸收如博克、蒙古象棋、射箭、毽球等特色体育项目。在推动民族特色运动项目进课堂、进教材的同时,还建立了体现传统竞技特色的小学、初中、高中阶梯式的业余体育训练队。

  甘肃开发体现民俗和历史文化的系列校本课程。充分发挥敦煌文化、红色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等资源优势,拓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领域和空间。张掖市组织开发“乡土游戏”和“快乐篮球”等品牌特色课程;甘南州传统的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独具特色,大型藏族锅庄舞表演气势宏大,成为校园中的亮丽风景;金昌市开发了“永昌节子舞”“民间武术”“抖空竹”等特色运动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锻炼兴趣。

  河南郑州金水区打造“一校一品”的大课间特色活动项目。文化绿城小学把传统体育项目“空竹”引入大课间,把象征坚韧挺拔、正义气节的“竹精神”作为育人目标,该校学生人人会抖空竹,花样空竹社团还应邀赴丹麦参演,赢得各方赞誉。

  山西翼城县北关小学将体育锻炼和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将“翼城花鼓”这一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改编为花鼓艺术操,加入到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中,既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传承了文化瑰宝。

  拓宽竞赛,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广东以省级运动会为平台激发师生参与体育运动热情。一是坚持每3年举办一届中学生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届大学生运动会,每年举办超过30余项体育单项比赛,充分展现学生体育运动风采和学校体育工作成果。二是在中学生运动会期间引入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和中小学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显著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宁夏构建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学生竞赛体系。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均建立了综合性或专项性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制度,鼓励学校有计划地开展小型多样、学生喜爱并充分参与的比赛项目。如银川市建立了三级足球联赛制度,分年度举办篮球、排球、乒乓球、广播操等单项体育比赛;大武口区定期组织“阳光伙伴”少年集体体育竞赛、校园定向比赛等品牌赛事;吴忠市建成10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高校通过社团、俱乐部等组织各种小型比赛和趣味运动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