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学校体育是重要的一环。近日,一项由北京大学发起的关于“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主题讨论,就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学的广大师生,以及著名运动员邓琳琳、金紫薇、范晔,北大赛艇队原队员王琦和新华社记者、著名篮球评论员徐济成“大徐”等的广泛参与。
竞技项目:国内外高校大不同
如何让小众的竞技体育项目大众化,是当天学生和嘉宾们最关注的话题。同样从事赛艇项目的金紫薇和王琦都有感于赛艇在国内外民众中的巨大差异。最让王琦记忆犹新的是2006年随北大赛艇队到美国参加赛艇公开赛。“这场比赛在美国像是一年一度的盛事,有上万条船参加,非常壮观。而且最明显的感觉是没有年龄限制,有60、70岁的老人,上岸都很困难,但他却坚持要划船,也有特别小的小朋友,觉得赛艇在国内外普及真的差很多。”
金紫薇也感慨,在牛津和剑桥“几乎是一个班一条船,一到比赛场面热闹非凡。而且这个项目在国外是奖学金最高的,足见他们的普及和喜爱”。而这样的数字国内高校可谓可望而不可即。哪怕是在赛艇运动发展较好的北大和清华,赛艇数量也只停留在个位数。
同样的状况还存在于体操项目。对此,体操冠军范晔深有体会:“我去年在美国待了一段时间。也许体操大家都觉得很专业、很小众,但在美国前100名的大学中却有40多所都有自己的体操队。这对于我们这些曾经的专业运动员来说,都觉得没法想象、不可思议。”
究其原因:意识和素养是关键
而造成竞技体育项目在国内高校“没落”的原因也很多。除了一些项目的历史渊源、环境限制等外,更多的还是整个社会意识和当代学生的体育素养问题。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老师张锐坦言,国内外高校在学校体育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口素质不同”。“国外的孩子从小将体育当游戏,一路玩儿着长大,到大学时已经有了非常好的体育基础和兴趣。而中国的孩子从小更注重学业成绩,甚至有孩子到了大学阶段还没有掌握正确的跑、跳姿势。”
张锐认为,要改变目前的这种现状,首先要改变的是意识形态。“国外的教育是先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再培养知识结构。而我们却恰恰相反。所以先要在高校改变这种意识形态,然后再辐射到各个阶层去,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民族在健康的高度不断走得更远。”
对此,从事体育新闻报道多年的徐济成也认为,要建设体育强国,一方面要让体育回归学校。“学校的职责是培养优秀人才,这其中不仅要有优秀的科学家,也要有像乔丹、奥尼尔一样的优秀运动员”。一方面也要把学校体育提升到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更多地为孩子减轻学业压力,留出运动的空间,让他们“不仅弄懂运动、坚持运动,更要学会享受运动”。
如何普及:尝试推广简化、大众类项目
而谈到如何让在校生更好地接受竞技体育项目,如今已经在大学就读的邓琳琳似乎更有发言权。在她看来,竞技体育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行当。虽然取得成绩的那一刻非常开心和荣耀,但更多的还是背后一遍又一遍的付出和重复。相较于专业运动员的辛苦,邓琳琳表示,大学的体育课“就像玩儿一样,什么运动我都喜欢,我都想尝试”。
在她看来,虽然包括体操在内的许多竞技体育项目需要一定的专业技巧,但抱着“玩儿”的心态,所有人都会从中获得乐趣。邓琳琳表示,像国外的大学一样开设专业的竞技体育课程或俱乐部可能还有一定难度,但一些简化的、大众类的项目还是十分值得推广的。比如在学生中尝试推广大众体操,“女生可以练练拉伸、形体,男生练一些简单的翻跟头等,这样不仅能锻炼身体的柔韧和协调能力,对他们今后参与其他运动项目也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