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刘鹏:一项面向民生的体育健身工程

[发表时间]:2011-05-18     [浏览次数]:
刘鹏:一项面向民生的体育健身工程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计划》)已由国务院正式印发实施。这是一项面向民生的体育健身工程,是促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体育工作中的充分体现。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亮点

  体育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和对身心健康的追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古希腊奥运会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其精神和理想通过现代奥运会传遍了世界。从古到今,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而且具有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体育不但塑造人健康的体魄,也培养人健全的精神。

  体育是古老的,闪耀着人类先祖智慧的光芒;体育是常新的,代表着人类世世代代对健康、快乐的孜孜追求。今天,体育仍然是每个人获得健康快乐最积极有效的方法之一。发展体育运动、开展全民健身,是一个国家增强国民身体素质、锤炼国民精神品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投入少、见效快、综合效益高的重要手段。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发挥体育在增进国民健康、促进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关心和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健康生活、健康发展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成为民生的重要方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健康是民生之本,是小康的前提。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全民健身运动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计划》的实施,必然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亮点。

  二、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新工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工作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标。早在1952年,毛泽东同志就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江泽民同志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题词:“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群众体育工作,指出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为做好群众体育工作,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度和规划。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国家发展群众体育、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北京奥运会以后,国务院于2009年初正式批准将每年的88定为“全民健身日”。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体育节日。“全民健身日”的设立,实现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长效化、机制化,是北京奥运会遗产社会化、全民化的重要成果,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广泛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20096月,《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实施,全民健身工作进一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各项法规政策的有效实施,使我国群众体育得到蓬勃发展。各级政府以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以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当前,参与健身活动、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正在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内在需求。政府和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健身设施和服务,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迫切需要。“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等新的流行语就是这种趋势的生动写照。群众的需求为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提供了强大动力,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尤其是政府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不足,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待加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群众体育组织化、科学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均体育场地数量、人均体育消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都远低于发达国家。根据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我国国民体质总体比2000年略有提高,但在一些重要指标上有所下降。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青少年体质在一些方面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这种状况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5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对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了明确要求。面对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面对提高群众体育发展水平、增强国民体质的艰巨任务,国务院制订印发了《计划》,提出了“十二五”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和保障措施,明确了各级政府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责任。这是一项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致力于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宏伟工程。

  三、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新举措

  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与国民健康和民生密切相关,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新举措,对场地设施建设、群众体育组织建设、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开展全民健身、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类社会组织也要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全国体育工作者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广泛宣传《计划》,加紧制订各级地方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加强对实施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效果评估,坚决把《计划》提出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继续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老、少、边、穷地区实施“雪炭工程”,在广大城乡社区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支持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和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积极推进城乡新建居住区建设全民健身设施。加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与实施管理,进一步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并向社会公示开放时间和服务内容。

  二是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积极发展城乡基层体育组织,市(地)、县(区)普遍建有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单项运动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等体育社团,社区体育俱乐部有较大发展。推进城乡基层体育健身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三是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与竞赛。修订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广泛开展达标活动。积极营造崇尚体育健身的社会氛围,不断创新群众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动员吸引城乡居民坚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全民健身竞赛活动,办好第五届全国体育大会等全国和地方综合性全民健身运动会。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全面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体育活动的组织与领导。

  四是加强全民健身调查监测和科技服务。加强各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建设,开展城乡居民日常体质测定和科学健身指导。进一步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育锻炼标准、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统计等各项制度以及相关信息的发布制度。建设集知识普及、咨询、科研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群众体育科学健身服务平台,积极创建科学健身示范区,进一步促进科学健身成果的转化。

  四、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新动力

  北京奥运会后,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为新时期中国体育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进程中,加强群众体育是首要任务。目前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相对落后,是体育强国建设中一个基础性的薄弱环节。尤其是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数量、质量有待提高,覆盖面、均等化有待扩大和加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建立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务之急。《计划》的印发实施恰逢其时,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推动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新动力。

  根据《计划》的安排,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将进一步增强,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全民健身设施、全民健身组织、全民健身指导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等方面的数量与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区域群众体育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计划》还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各项保障措施,着重明确和强化了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中的责任。《计划》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各级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加强科学指导、信息和科研服务、法制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和成效评估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将使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计划》的印发实施赋予体育工作更加光荣而重要的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全国体育工作者是有力的鼓舞和鞭策。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宗旨,以建立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主线,牢记责任,扎实工作,把实施《计划》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民生工程组织好、完成好,努力开创全民健身工作的新局面,不断取得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成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