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元在校江苏女垒十二届全运会夺冠总结表彰会上发言

[发表时间]:2013-12-07     [浏览次数]:

宋秋元在校江苏女垒十二届全运会夺冠总结表彰会上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母校”南工大又一次为垒球队召开庆功表彰大会,这是作为南工学子的光荣与骄傲。可能同学们会产生疑问,垒球队员是南工大的学生,你这个教练怎能称南工大为母校。我可以告诉同学们,作为教练,虽然没有深入课堂,聆听工大教师授课,但从2002年初进入南工大至今已11年多,从时间上说我可以读完本科,硕士,博士,而且现在仍然在南工大“体教结合”的岗位上学习工作,因为南工大还没有让我这个特殊的学生毕业。我比你们更加幸运的是:在南工大学习、工作期间经历了两位院士校长,三位书记领导的过程,也在这十多年中亲眼目睹了南工大日新月异的发展。因此我已早把自己融入到南工大的行列之中,时间和工作经历使我对南工大产生的感情远远超过了我曾读大学时留恋的母校。所以南工大是我走入“体教结合”的开始,也可能是我退休时才能完成学业毕业的终点。我和师生们共同的心愿就是用不同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南工大品牌,创造更多的南工大奇迹是对母校培养的回报。

    刚才朱跃钊副书记和垒球队队员代表已用大量精彩、动人演讲篇幅,诠释了南工大江苏垒球队十多年创业,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我今天在这里重点汇报一下垒球队走“体教结合”带领队员备战12届全运会夺取金牌的训练与参赛过程。

一、对目标的追求

    更高,更快,更强是竞技体育永远追求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永无止境的,不是每个从事竞技体育的人和团队都能达到预想的最高目标,但不论成功与失败,参与者都能体会到努力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我们球队从2002年组队后第一次参赛时,省局领导给我们提出的目标是争取少输分,赢一场球。因为我们是在“三无”中起步(没队员,没场地,没技术),当2005年经过3年努力拼搏,实现第一个全运会第六名目标时,学校领导就像我们取得金牌一样为我们庆贺。当年场景现在我们仍然历历在目,从那时起“体教结合”的南工大江苏垒球队在保住生存的基础上,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目标的定位从全国垒球青年赛的冠军,提升到成年锦标赛和全国城运会的冠军,再发展为连续4年蝉联全国锦标赛冠军和两届城运会冠军,参赛队员全部都被授予国家级运动将建,并产生了3名国际级运动健。先后有十多人多次入选国家队和国家青年队,并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多次亚洲和世界高水平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铺垫也为最终夺取全运会冠军打下了坚实基础。在12届夺取冠军返回学校的欢迎座谈会上,王德明书记把女垒近些年取得的成绩归结为大满贯,也是因为自建队11年多以来,我们拿到了国内所有级别赛事的冠军。

二、训练与学习相得益彰

   “体教结合,省队校办”特殊的体制,造就了特殊人才。我们从建队开始,不论训练压力再大,作为主教练都始终配合学校,按教学安排,让队员上课学习。即使出国比赛和外出训练返回时也都按学校规定补上耽误的课程。当然走“体教结合”的队员会更加辛苦,训练场和课堂必须兼顾,但这种新模式对教练的压力会更大,但我坚信:知识的提升会促进训练水平的提升。十多年实践证明“体教结合”是一种职业化必须坚持发展的路子。我们之所以坚持学习与训练相结合,是在坚持这种创新的体制,所以说没有当初南工大和省体育局领导的睿智,就没有今天江苏垒球队大满贯成绩。就像省体育局殷宝林局长在12届全运会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情地说“南工大与常州市合作的省,市,校联办机制,将江苏女垒从十一届全运会第三送到了十二届冠军,而且这支队伍的文化程度是全国最高的,是完全在大学里学习,训练和生活的。”充分肯定了“体教结合”推动了职业化垒球的发展。南工大为职业化道路创新做出了榜样,同时是全国“体教结合”率先发展过程中树立起的一面旗帜。

三、备战届运会务实高效是关键

(一)目标的明确性

    十二届全运会目标:垒球队分两步走,第一步是预赛两个必须,其一必须进决赛,其二抢好决赛位置。第二步是在十二届决赛中冲击金牌(内定确保金牌)清晰的目标使整个队伍有了压力,也有了动力。

(二)高度重视预赛

    预赛为决赛,没有预赛好的成绩,何谈决赛结果。所以我们对预赛的过程做了充分准备。从预赛目标(每场的目标),对手情况易出现的问题,都做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问题的措施和解决办法。在我队预赛抽签不利的情况下,以小组第一,全胜战绩进入双佩交叉赛,而且在交叉赛中7:0战胜十一届全运会亚军广东队,第一个抢到十二届全运会决赛入场券。

(三)决赛前具体工作安排

    预赛后的总结,决赛时的场地,食宿、交通、气候,赛前的心理疏导,对手的技术分析,决赛方案的确定必须精确。

(四)对关键比赛场次的回顾

    十二届全运会获得垒球决赛资格的有6支球队,除广东是上届亚军,江苏是第三名外,其余北京,上海,四川,辽宁都取得过全运会冠军。我队这次决赛共打了8场,在单循环5场比赛中仅以0:1输四川一场,以小组第二,确保第三进入了前四名佩寄制比赛。但在佩寄制第一场比赛中以0:4再次败给拥有5名队员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的十运会冠军四川队。两输四川给我们队伍的心理打击很大,也可以说把我队逼到了绝境。要求我队在9月8日上午先必须拿下东道主辽宁队,才能进入与四川队的冠军争夺战。如果输给辽宁我们就同上届一样,只能获得铜牌。为能在第二天上午第一场再战东道主辽宁队的比赛中打败对手,经过反复思考决定晚上的准备会换一种方式。我在当晚的准备会上讲了三点:

    1. 不谈辽宁队的技术分析,因为我们参赛队员太了解对方情况。

    2. 让队员第二天比赛带上照相机,和辽宁队比赛前,必须集体合影。

    3. 如果说前两点是为了让队员放松心态轻松上阵的话,这第三点也是我发自内心对所有参赛队员的要求,就是通过大家艰苦拼搏的结果,再给我一次填写上场名单的机会。如果止步第三,我也告诉队员不会出现在颁奖现场。

    再胜东道主辽宁这场关键比赛,充分说明我们摆正了心态,轻松上阵,把包袱和压力甩给了辽宁队。打了一场快乐垒球,智慧垒球。

     当天2:0胜辽宁队取得决赛资格到决赛开始,我们的队员从早上7点到下午3点开赛近8个小时,因大会规定:用餐不能外带,又不能在外边吃东西,只能坚持打完争冠决赛。好在我们的队员取胜辽宁队后非常的兴奋,在决赛前进行了赛前动员,传达了省体育局领导对大家已取得亚军的鼓励,朱跃钊副书记因受学校领导的委托全程在赛区为球队协调工作。对垒球队取得第二名的成绩也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圆梦金牌。作为主教练我深知这场比赛来之不易,胜败关系重大,因为预赛我们对四川是先胜两场,决胜场败北。而决赛是先负两场,又在争冠中相遇,四川队是以逸待劳,我们是连续作战。此时,我队虽然还没有拿到金牌,但成绩已超过十一届全运会,保住银牌。我坚信我们的实力,更相信我们团队的凝聚力,相信我们这届全运会就是为金牌而战。

    比赛是艰苦的,开战前四局,我队3:0领先,但第五局对方利用我们的失误得了一分。当比赛接近尾声的最后一局,局面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经验老道的四川队利用我队连续失误和安打将比分追成3:3平。当时四川队仍然占据着垒上有人的主动局面,而且作为主教练已在前6局把一场比赛的3次防守暂停全部用完,只能用语言掌控场上核心队员来控制比赛。此时局面十分危急,看台上观众(包括东道主辽宁队个别队员)都在用刺激性语言攻击我队主力投手王兰,以达到干扰她投球的质量。如果我队再稍有不慎,四川队就会改写平局,领先我队,后果不堪设想。好在我们的队员能在危急关头排除干扰,没有再给四川队得分的机会,将3:3平局拖入了7局下半局。为了打好最后的一攻,不给四川队延长局取胜的机会,作为主教练大胆地换上了没有参加过全运会大赛的年轻队员袁淮宁。利用这名特殊的队员与最后一攻的特殊局面,打乱了对方投手投球的常规思路,造成了对方防守站位的错乱,投手麻痹和盲目的投球,被我队替换上场新手袁淮宁击出外场极有威胁力的多垒打,本人利用速度快的特点,连续抢三垒成功,形成无人出局三垒有人的大好局面。此时全队兴奋达到极点,但胜利还是未知数。为能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有力局面,我叫了进攻暂停,暗示下一棒击球员杨欢欢,必须“冷静”“自信”“放松”打好这关键的一棒。结果该队员不负众望,用一击漂亮的平直安打将三垒跑垒员袁淮宁送回本垒得分。这宝贵的一分把四川队置于死地,这关键的一分使我队终于如愿以偿,圆梦“631”计划。为江苏代表团,为南工大和支持我们的常州市体育局争得了荣誉。这两块金牌也是9月8日江苏代表团处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意外的收获。

    虽然比赛过程惊心动魄,但我们从开始就牢牢控制了比赛的主动权,在对方极力想扳回败局的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顶住了来自多方的压力与挑战,终于笑到最后。当我的队员站在赛后的最高领奖台,挂上金光闪闪的金牌瞬间,我心里是百感交集。我们教练虽然没有资格体会到授予金牌的荣耀,但瞬间看到队员们挂上金牌时含着激动的泪水,对我投来深情的笑容时,使我感到多么的欣慰和满足。

     体育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文化。比赛是一种最高境界的挑战,也是一种体育精神与体育文化的传播。作为一名职业教练,多年来体会最深的就是通过管理与训练不断的创新,才会完成一个又一个走向成功的目标。我也是江苏走“体教结合、省队校办”模式的创建者、受益者和成功喜悦的分享者。这种创新模式是因为它打破了竞技体育本身的许多传统方式,并在动态中寻找新的平衡点,使得竞技体育更有快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这对主教练提出了新模式下如何提高管理与训练的综合能力,同时给运动员创造了一种训练与学习相结合的发展途径。

    今天的会议是在省政府庆功会召开后,学校为垒球队举办的又一次高规格的表彰大会,作为带领垒球队征战十多年的教练深感荣幸。这里我代表垒球队全体人员对多年来支持我队训练、学习、生活、成长的省体育局,学校领导及各级部门表示深深的感谢,尤其是学校体育部领导班子和对我队工作支持的老师们。还要感谢南工大届届学生对垒球队的关爱和宣传。没有你们的关心支持,就不会有垒球队实现“631”目标的成绩。

    竞技体育有句名言,走下领奖台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南工大江苏女垒“631”计划已圆满完成,学校领导又向我们提出了“6311”计划。夺金难,保金更难。这届全运会结束后,队伍中将有8名左右随队征战十多年的老队员将退役,转入新的工作岗位。她们的离去给队伍的整体水平带来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仅留下的几名骨干队员和新队员又要和重新选拔进队的小队员组合后,将承担起“6311”的重任。

   “早人一步,领先一路”是省局领导对各运动队抓好十二届全运会后组队工作的要求。只有按照局领导“启动早,抓得快,行动实”的工作思路,才能为“6311”计划开好头。

    衷心希望南工大江苏女垒在今后的训练和学习中,继续得到各级领导关心与支持,使南工大“体教结合,省、市、校多渠道合作联办”专业运动队的新模式能够成为国内、国际独特的体育运动标识,为提升南工大品牌与促进江苏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再次感谢各级领导为垒球队给予的鼓励

 

     南工大江苏女子垒球队主教练:宋秋元

2013.12.6

XML 地图